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2章 (第3/4页)
有了与灭国功绩比户的封赏,怎生不叫人羡慕又嫉妒。 前次工匠造出火炮又改进,其中有功者同样得赏,但那时众人默认这是军功,并没有生出议论,封赏陈苇的那回才真正叫朝野震动,让许多人不能理解。 但秦王一意孤行,没有人能反抗他的意志。 所以反抗不了就接受,到了现在,不管文官还是武将,朝中显贵们都会在自己的子女中挑挑拣拣,选出一些看着没什么军事天赋,从政的话情商也堪忧的孩子来学习理工科。 尤其是不可能从军从政的女儿们,反正不差钱,往往做父亲的会要求她们学习理工科,指望着万一有个学出来的,女儿也能给家里捡个爵位。当然,他们也早就想好了,这样的女儿肯定得招婿,生的孩子随母姓,不能让爵位流到别的家族手上。 这个事问题不大,有这个打算的权贵们都没想过建议立法保障自家的权益,因为此时赘婿本来就没人权,而且姓氏也是处在一个合流的开始阶段,没有完全固定下来。 真有女儿能挣个爵位回来,那子嗣当然会继承自家的姓氏,或者以爵位封地为氏,都很正常。后世担心的什么三代还宗的麻烦,不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考虑之中。 到了嬴政称帝的这年,秦国已经一年一年的累积下来许多小吏,如果不是先吞了韩国,很快又灭了赵国,这些人挤在秦国境内甚至能称得上冗余了。 不过随着天下一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