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到嘴的rou就没有再吐出来的 (第2/9页)
赐,再经过下面军官的层层克扣,最后的赏额一般都只有沙门镇军现在的一成到两成左右。 “将军其实只须赏赐现在的一半左右,将士们都已经感恩不尽了。如此能节省一半的赏钱,像这样的一场大战,至少能省下十万贯以上的赏钱。”张承业也在也处处为李璟着想,敌军来袭时,他大感不妙,曾自告奋勇要去登州搬救兵。王重说他这是想要临阵逃跑,但李璟却相信张承业不是一个会逃跑的人。最后李璟劝说,才让张承业相信沙门镇能够对付的了来敌而留下。 对于赏赐一事,李璟向来有自己的看法。当兵打仗,那是最危险的。特别是眼下世道动荡,乱世来临,这些兵就更是不好当了。既要兵将拼命,又不肯粮饷赏赐,这样的做法迟早要出事的。晚唐特别是唐末之后,动不动就是闹饷兵变,最关健的原因就是当兵的待遇太差,生活保障不了。 唐德宗时的长安泾源兵变,就是如此。建中四年十月,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师之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 士兵们连皇帝的反都在造,几千人马就敢在长安城兵变,逼的皇帝出逃。 这样的事情并不止有一件,而是在晚唐及唐末反复上演。李璟现在统兵,是绝不愿意自己的兵也成为这样的一群兵痞的。要想改变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给军人荣誉感,以及实实在在的丰厚粮饷和赏赐。 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