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翰林编修 (第5/10页)
速,四书文索性不考,只考一诗一赋,以赋之高下,排定名次。 这年的散馆赋文,题目为《一目罗赋》,考试完毕,乾隆便同和珅、彭元瑞等人一同评议试卷,一并商议散馆之后,庶吉士授官之事。乾隆看了数卷,都不甚满意,但中间有一卷,乾隆看了,却连连点头,道:“这人笔迹朕识得,名叫钱楷,翰林院新科进士,学清字的里面,就属他字写得最好。看来文采也自不错,和珅、彭元瑞,朕拟授他户部主事,你二人觉得可好?” 和珅虽指掌翰林院一年,但钱楷与他交往不多,原本不愿让他迁官,可想着湛露之事,只怕自己出言相阻,又被乾隆斥责一番,故而一时不言。彭元瑞却答道:“陛下,臣以为,这钱楷文采出众,又工于书法,正是翰林之选,改部虽然可授六品,却怕是用错了地方。” 彭元瑞这样说,是因为清代官职升迁,并非只看一时之选。其实散馆考试,一等的往往只能授翰林院编修,二等的却很可能改部。表面上看,六品的六部主事要高于七品的翰林编修,可翰林每过几年,就有一次大考,如果大考再次名列前茅,在翰林升至五品,乃至四品,都有可能。相反进了六部,官员之间竞争极其激烈,反而不好升迁。 但乾隆似乎不太在意,道:“彭元瑞啊,钱楷工于书法,翰林六部都缺这般人才,可他另有一番长处,这些时日,朕看过他清字课业,已渐渐娴熟了。翰林用清字的地方不多,改六部才是人尽其用。朕不仅要改他进六部,还要授他军机章京,军机公文撰拟,眼下也缺人啊。”所谓军机章京,是军机处里的中级官员,平日负责朝廷文书下达,职权甚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