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北方战起 (第2/5页)
。 对于朱谊汐以及军政司来说,目前田地太多,人口太少,巴不得人越多越好,这样就有产生足够多的军队、赋税。 不过,还田令的提出,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最棘手的是,反而是藩田。 “总兵,各地汇报,许多耕种藩田的百姓,拿着约书,想要拿回自己的土地。” 阎崇信看着年轻的总兵,心中感慨万千,年上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些人并无地契,县衙本想打发了事,但由于人数太多,下吏以为,必须谨慎。” “赵先生怎么看?” 朱谊汐扭头,对着赵舒问道。 “回禀总兵,这其中的情况,很是复杂。” 赵舒思量一会儿,开始细细述说道。 按照大明的制度,藩王除了有宗禄外,还有定制的“藩田”。 所谓的“藩田”,可以理解为汉、唐的食邑。 比如,赐予福王当年就藩,被赐予两万顷藩田,其实就是让地方把这两万顷的赋税,不再上交,而是直接交于福王。 毕竟用脑子想都知道,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厉害,朝廷哪有那么多的田地? 结果,地方贪污了藩田收入,给的不过一成。 于是,藩王们只能自己兼并土地,大量的农民投献,交租避税。 如此,也就造就了明末藩王土地阡陌纵横的局面。 实际上,楚藩两百年,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二十万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