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4 (第2/4页)
姑娘有牵连,那俩姑娘就该能供述出更多和他有过密切来往的细节和经过。庞太师则附议曲荣发的话后,还说曲荣发身为礼部尚书,朝堂之上的肱骨重臣,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残废姑娘的随后无端指证就先生朝堂对质,未免也太轻贱身份,轻贱大宋朝廷。 故而最终的讨论结果是曲荣发无需受审,包拯则有调查不力,管家不严之过。 大家听完经过之后都十分生气。这曲荣发竟是如此能言善辩之人,一番话下来,让处于劣势的自己‘反败为胜’。 “大人的侄儿犯了什么错?怎会和礼部有瓜葛?”王朝问。 晏殊看了一眼包拯,自然不会讲,他总要给包拯留些面子,“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个小过错,被抓了把柄就小题大做罢了。” “错了就是错了,晏大人不必为他掩饰。近几年,他借着我的名头,每年都会私收了宋州府尹五百斤贡米回家。”包拯张口解释道,提起他的这个侄儿更是一脸痛恨之色。 “这事情就是赶巧了,今秋又是贡米运往东京城的时候,礼部侍郎下宋州查账,发现纰漏之后就禀告了曲尚书。曲尚书知道庞太师憎恨包大人,就把这包家的事禀告给了庞太师。”晏殊简单讲述道。 “可是大人的侄子犯错,和大人有何干系?”王朝扭着眉毛气道。 “当然有干系,我乃包氏宗族的长老。既是宗亲内有人犯错,便有我教诲疏忽之责。”包拯承认道。 晏殊接着问包拯:“那严刑逼供以致于令犯人自杀,到底是怎么?” 展昭忙将审问薛掌柜的经过讲给了晏殊。 “那薛掌柜几次三番更改口供,戏弄大人,若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