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无咎_第二十六章 他山之石资借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他山之石资借鉴 (第3/4页)

四式,归无咎虽不知“推锋绝剑”之名称,但于这道法门的大致思路,已经能窥得一二。

    所谓“推锋绝剑”,本是直取中宫、有进无退的一点锋芒,将无限决绝杀意凝于一点,形同破竹之势。敌手若要抵挡,对于其功力之精纯凝聚,可谓是一道不小的考验。若精微处少有欠缺,即便双方功行相差不大,也难免如锥刺丝缟,点破纱窗,逃不过一败涂地的结局。

    而正面过招,摒弃变化,正是将这一门道术威能发挥至最大的妙法。

    但若是技止于此,此道术纵然高明,也称不上是辰阳剑山形下之境的至高法门。

    这门道术另有一重奥秘,剑意中心一点锋芒之外,四周空空荡荡;而边缘更远处,却又有一种无形无相的“大势”压迫过来,层层叠叠,看似不起眼,也不能对敌手造成任何直接损伤,但却能和中心之处的锋锐暗中关联,互为犄角。

    倘若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能够正面接住“推锋”之锐,但即便场面上斗了个旗鼓相当,而这道正面一点碰撞的余波却另有妙用,在不经意之间,莫名转圜到上下左右的边缘处,借力新生,暗暗叠加这道“大势”的力量。

    而直接防御那无形之“势”,却又千难万难,无迹可寻。

    所谓“推锋”者,不止是一往无前之意;那中心的一点锋芒,得一个“锋”字;而那埋藏四周、施加无形压力的“大势”,方才占了一个“推”字。

    二者相合,才是“推锋”绝旨。

    如此这样一招一式的拼杀下去,敌手总免不了渐渐气沮,明明双方战力相当,但场面上的主动权却见见被对手掌握,而自己一身丹力,却如窒息一般流转不畅。

    这一不通过任何媒介,无形转化之道,与“空蕴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