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章 怂恿 (第2/4页)
听着李俭让的抱怨,心里清楚这个兄长随着身体日益健康起来,出门交际的次数增多,已经不再是从前只懂得听从长辈号令行事的小孩子了。他对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是父祖说什么,就盲目地顺从。 这对李俭让个人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于李玳而言就未必了。老一辈的隋王虽然无心政治,却对权势有着自己的见解。小一辈的李俭让也开始有自己的主张。这岂不是越发突显出了李玳的愚蠢么? 李俪君对此并不发表意见,只是饶有兴致地向李俭让打听:“阿兄见杨国忠的时候,他是个什么反应?” 李俭让想了想:“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客客气气地跟我打了招呼而言。打完招呼之后,他就让车夫驾车离开了。虽说有些冷淡……但好歹他没有热嘲冷讽,也没有拿阿耶说事儿。”他认为这就足够了。要知道,从前他出门遇上杨国忠,对方不是借着“堂舅”的名头来说些意味深长的话,讽刺他的父亲或亲舅舅们,就是拿杨家那些备受称赞的年青子弟与他相比,嘴上说的是鼓励他多与杨家小郎君们相交,其实是在嘲笑他处处不如人。他真的宁可对方对自己不屑一顾,连句招呼都不打就无视他走人,也不想被人打着关心的旗号讽刺贬低。 李俪君听到这里,心里就在想,如今的杨国忠都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活人,哪里还能象从前真正活着的时候那样,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会小鸡肚肠地讽刺自己看不上的人呢?他如今只需要照着唐史上的记载,完成他该完成的事,这就足够了,隋王府一家在史书上都没有名字,他根本懒得去理会。 更准确地说,如今让杨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