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九十四章 汉jianian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汉jianian (第2/4页)

书,跟普通的汉儿百姓也没甚两样。

    当然,他的脑袋是光溜溜的。

    范永良手中提着一坛好酒,大笑着说道“多罗岱,粮食、布匹、铜铁、盐巴、茶砖都已经备好了,南面也传来好消息,大将军阿巴泰已在领兵北归,我们身上的担子总算能卸下来了。”

    多罗岱听了大喜,他虽然潜伏在了这儿,人却不可能随意的活动,耳目更不可能有范永良听得远,范家人用金银开路,在燕京城内耕耘已久,很多消息比一般的官员都要通灵。

    “只是那弹劾洪承畴、郑芝龙事宜进行的不顺利。”进了屋子,整了一座酒菜,范永良、多罗岱两人对面坐着,说起了京中的事儿。

    吴昌时到洪承畴军中之后,那弹劾洪承畴和诸将的折子就没见断过,等到了滋阳,他的弹劾名单上就更多出了一郑芝龙来。但是鸟的用处都没有,吴昌时的弹劾虽然让京城的大小官员一片沸腾,却都被皇帝和内阁压了下来。

    尤其是郑芝龙的,上千颗鞑子人头可没有假,那声讨的声音都只是附带了他,主要还是集中在洪承畴一方的头上。

    “洪承畴、郑芝龙之辈不救曲阜,此乃大过,怎能轻易就放过去了”作为鞑子里头的文化人之一,孔夫子在多罗岱眼中是很有分量的。

    “洪承畴乃皇帝的心腹,且对曲阜也不是不救,只是打不过大清劲旅罢了。而郑芝龙杀良冒功,搞出一所谓的戴家集大捷,以此讨得了崇祯皇帝的欢喜。加之他是个大兵头,钱粮军兵皆为己有,明廷根本奈何他不得。”

    所以,这大明朝根本就没救了,亏他们范家有先见之明,早早搭上了满清的大船。范永良心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