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 (第3/5页)
量了下,也就半斤重。仿佛人的半个巴掌大,周边是龙纹,中间铸着“天子赏功”四个大字。 这可是好东西啊。 崇祯帝给他提了一个醒儿,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勋章呢 眼前的这赏功银牌与勋章不都是一个意义吗 要不是京城里传来的消息中有这个字眼,郑芝龙还真把勋章忘在了脑后。 现在是终于等到这个由头了。 “吩咐下去。皇帝赐给的一千两内帑银子,我会打造一百面三两重的一等银牌,二百面二两重的二等银牌,三百面一两重的三等银牌。战后将士们论功行赏。得一等银牌者,可在大员获良田一百亩;得二等银牌者,可在大员得良田五十亩;得三等银牌者,可在大员得良田三十亩。” 荷兰人在大员,每甲田约合十一亩年收租为上田十八石,还征收沉重的人头税和各种苛捐杂税,就这还能让岛南的一万多汉人移民维持下生活。郑芝龙现在给出的赏功田,价值是高是低,就可想而知了。 郑鸿逵对于郑军现下的状况很明了,但郑芝龙的考虑也非是多虑。要什么都靠金银去摆平,眼下郑军的规模也好能够支撑,可想到自己老哥的宏图壮志,那改变就是必须的。 历朝历代夺了天下后,新帝都要分田均田的么。 就看那朱洪武,一个卫所制度,把手下的数以十万百万的军兵将士们就全照顾到了。虽然洪武初年的时候就有逃兵存在,但这至少不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