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_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3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34节 (第6/7页)

大儒才会嫌弃之极地拿走信,瞥上那么一眼。

    至于回不回信,那就要看这位大爷当时的心情了。反正他的心情就像是那六月的天,从没有个一定的时候。

    最后,除夕的这天晚上,蔺大儒硬是在程家跟着大伙儿一起吃完了年夜饭,这才依依不舍地带人离开了。

    走的时候他背影孤寂,语调怅然:“他乡终究非吾乡,天下之大,竟无我蔺正一片容身之处,唉。”

    瞧那一声叹息,弄得程灵简直都要觉得自己是罪大恶极了。

    如今上元节过去,新式的榨油机暂时还没能完全弄出来,倒是绵纺机,有了大进展。

    程灵后来又仔细了解过当地的棉花使用历史,知道了在雍州,这个棉花其实并不完全是个新事物。

    棉花的种子最初其实应该是从海外传来,只是由于缺乏成熟的纺织技术,人们对棉花的利用就很原始粗暴。

    正如刘柱所说:此物能保暖。

    人们就直接将棉花当做是填充衣物的保暖物,除此以外,棉花没有其它用处。

    也是因为这个,棉花的种植没能大规模推广。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山上有一些野棉外,十里八乡种棉的人也不多。

    程灵后来将雍州一带能够收到的棉花基本上全都收了,加起来总数也有个五千斤。

    这个数目,说实话其实还挺出乎程灵意料的,比她原先设想的要多多了。

    五千斤棉花,堆在程氏工坊的库房里,就等着织机到位。

    说起绵纺机,就不得不提到曾经在华夏历史上闪耀过熠熠光辉的一位伟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