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35节 (第3/7页)
效果也有欠缺,棉花的存在便也始终得不到人们重视。 但现在程灵这里已经做出了轧棉机,又做出了大号的四尺弹棉长弓—— 务必要说的一点是,弹棉长弓的制作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这东西在程灵这里,其实是要比轧棉机更早制作成功的。 事实上,两三个月以前,程氏工坊里一些手巧的大娘嫂子就已经开始尝试着自己摸索起了弹棉花的技术。 甚至,就在去年冬天,程灵等人就已经穿上了填充棉胎的棉衣呢。 现在上元节过去了,春天已来到,程灵脱下了原先的厚棉背心,改穿了薄的夹棉背心,也算是走在整个大魏潮流的最前沿,比所有人都提前享受了一把棉衣的妙处。 蔺正同样蹭到了一厚一薄的两套棉背心,毕竟雍州的冬天不算太冷,蔺大儒常常宽袍大袖仙气飘飘的,且还要讲究些风度,因此太过于笨重的大棉袄,蔺大儒是不穿的。 自从穿上了棉背心,蔺正就对棉纺机特别上心。 程灵要求匠人们制作的是三锭脚踏纺车,这个东西只要知道原理,也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不过要想做好做精,仍然需要不断调整与修正。 程灵走进隔壁一间工房,听到里头传来一声又一声机械的踏板声,再定睛一看,三台脚踏纺车并排放着,以程二妮为首的三名少女正在脚踩手绕,比着纺线呢。 她们已经纺了许多棉线出来,一见到程灵,程二妮就惊喜道:“灵哥儿,如今这纺车好用极了,踩踏起来顺顺当当的,再也不卡壳。织机呢?织机什么时候能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