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_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术传人在古代,知己遍天下 第114节 (第5/7页)

灵见一切都在正轨,新买的一批胚布也到了,大家染制新货,热火朝天,便放了心。

    她的心思于是就又转到了萧蛮的病症上头。

    程灵决定出去走走,去雍州各街道再逛一遍,尤其是要去看看雍州的各大书肆,看看是不是能有什么医书,让自己触类旁通。

    第177章 神奇秀逸摘星楼

    雍州的文学风气其实并不算昌盛,这主要还是跟雍州的地理位置有关。

    程灵从小庸河前街出来,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更是竖起耳朵接收各种信息。

    其间也路过几家书肆,旁听了一些读书人的谈话,有些感慨颇为类同。

    比如说有书生抱怨:“你们这书肆里头,怎么话本子一堆,时文却没得几本。看来看去都是这老三样,我都看得能背了。掌柜的,怎么也不想法子找些新书回来?”

    掌柜的却也叹息:“唉,瞧郎君这话说的,当是老朽我不想收新书么?实在是没有门路啊!咱们雍州不比上阳、山阳那些地方,话本子比时文好卖,老朽我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话本子会比时文好卖呢?

    程灵虽不与人攀谈,但她边走边听,一边默默观察分析,心里对此倒也有些判断。

    雍州靠海,商业发达,人心难免就要更浮躁些,能够坚定信念一心向学的人自然就少了。商人逐利,卖话本子比卖科考时文更挣钱,当然就会更倾向于收集话本子。

    此外,魏国的科举制度虽然比起齐国要完善许多,但实际上科举的盛行也就是最近二十来年的事。

    是如今的魏皇在大力推行科举,开科取士的制度才得以在魏国实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