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_第四百二十四章 东翔机械厂的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东翔机械厂的危机 (第2/5页)

终带来了苏联的解体。

    中国的改革开放,除了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业战略的调整。70年代末,国家毅然放弃了“十个鞍钢十个大庆”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思路,下马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扶持轻工业的发展,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源。

    到80年代中期,国家做出了另外一个决策,那就是基于“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战略判断,提出让军队受一些委屈,放弃先军后民的传统思路,把原先用于军事工业发展的资金转向民用。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军工项目都被搁置起来,一些三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东翔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这件事,后世有许多评价。有人认为,此举使得中国的军工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军事落差的进一步扩大,是短视之举。还有人举出两弹一星的例子,说只要大家勒紧裤带,随便省一点钱,就能够保障某某项目的继续,那么中国就能够提前若干年掌握某某技术,达到灭日屠美的目标。

    这种说法,其实也只是军迷们的牢sao而已。没有经济的积累,军工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勒紧裤带能够造出两弹一星,但不可能爆出坦克海、飞机海,不可能支撑起如下饺子一般的军舰建造。这就像玩红警那样,你不造上十辆八辆的采矿车,光知道有点钱就造一辆坦克,最终只能是完蛋。

    冯啸辰是有两世经历的人,穿越前的他,已经见证了中国军工的复兴,所以对于眼下让军工让路的政策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不过,他也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令人扼腕的事情,如果能够有先知先觉,做一些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