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一章 来了个什么执委 (第2/5页)
有点勉强,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电焊工,能够考上研究生,也算是一段佳话。但如果杜晓迪其实就是一个半文盲,完全是靠关系入学的,那么高磊的揭发就是对的,国家的教育资源有限,怎么能够让这些“关系户”去糟蹋呢? 争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有人去对双方进行人rou搜索了。有关高磊的信息是比较多的,报纸上三天两头都有与他相关的消息,不过,有些来自于报纸之外的消息更容易引起观众们的兴趣,其中也不乏一些关于他的黑历史。至于杜晓迪,大家找到的信息似乎都是正面的:年轻的天才焊工,参加跃马河特大桥抢修,参加大营抢修,在日本培训……这也许就应了后世的一个逻辑:颜值代表正义,杜晓迪在这方面是得分不少的。 不时会有人跑来向杜晓迪和冯啸辰求证此事,对此,小两口表现得非常淡定。其实,这些消息恰恰就是冯啸辰授意传播出去的。他与蔡兴泉一样,对杜晓迪的水平丝毫也不担心。如果要查研究生考试过程中蔡兴泉是不是向杜晓迪漏了题,大家或许还有点不踏实。但如果是要当众考校,蔡兴泉和冯啸辰就不用在乎了。 这倒并不是说杜晓迪有多高的学术造诣,而是研究生原本就不是专家。考核一名研究生的水平,与考核一名专家是不同的。一个理论概念,研究生只要能够说出来,哪怕说得不那么准确,都是合格的。杜晓迪在过去两年中学习很刻苦,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短板,岂能怕人考核? 高磊所以会提出考核的要求,是因为他有些先入为主的印象,总觉得杜晓迪只是一名初中生,而且又是工人,肚子里肯定是没什么墨水的。他没想到杜晓迪既聪明又勤奋,与一般的社会青年完全不是一码事,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