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_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台36万千瓦机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台36万千瓦机组 (第2/5页)

发展中国家。国家对于世行项目的招标一向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要尽量让国内企业中标,确保肥水不流外人田。早些年,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差,很多项目拿不下来,不得不交给外国厂商做,但国家还是能够想办法让这些外国厂商把一部分业务分包给国内企业,让国内企业在分包中学到技术,同时也分到一些利润。经过十几年的技术引进,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有了一战之力,便开始由分包转向了整体承接。这一次,段正伟到京城来,就是打算把沙亭电厂这个项目整体收入囊中的。

    龙山电机厂是新中国最早的几家电机厂之一,早在50年代就依托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生产出了5万千瓦的高压火电机组。60年代至70年代,龙山电机厂在缺乏国外技术参照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分别研制出了20万千瓦、30万千瓦火电机组,并生产了20多套,先后投产发电。

    此外,在研制30万千瓦机组的同时,龙山电机厂还受国家计委指派,参与了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研发工作,只是因为各种技术上、经济上乃至政治上的原因,未能成功。

    1978年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开发政策,龙山电机厂从国外引进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先是利用国外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然后逐渐攻克重要部件的制造工艺,提高国产化水平。到90年代初,除了少数关键部件还存在障碍,需要从国外进口之外,龙山电机厂已经基本掌握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生产技术,并形成了一部分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承担国内火电厂的建设任务了。

    90年代是中国经济调整增长的时期,用电需求几乎呈指数方式上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