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7 (第3/4页)
因此一事,朝中总算从迎佛骨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无论如何,有人差点为此无关紧要之事被杀,可见确实不是什么祥瑞盛举。 天子怒火平息后,也渐渐回味过来,很快便将佛骨送回护国塔。 此事之后,朝中风向便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 先是天子无意中向他提到——早年他派内侍出使新罗,回来后内侍告诉他,他们一行失航于苍茫云海间,忽见海上有孤岛,岛上有仙人对他们说,“今日助尔脱困,来日归去,记得传语吾友”,内侍忙问仙人故友是谁,仙人便答曰,“唐朝皇帝正乃吾友。” 不久之后,天子便下诏访求方士。 随即便有宗室皇亲乃至当朝重臣,向天子举荐起海客山人来。 如今天子身边环绕的,除了宦官便是方士。可朝中言官谏臣竟无一人上书规劝。 十四郎虽年少无阅历,却也能觉出这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人怎么能既要凡尘富贵,又要世外逍遥? ——历代更有不知多少天子因求仙而乱政,为何朝臣都坐视不管? 只是他亲眼见过修仙有成之人,却不知该如何阻拦天子的求仙之心。 故而这阵子他陪天子听贤文馆学士讲经或是给天子读书时,便颇有些心不在焉。 这一日也是如此。 天子见他有心事,听他读完一卷书后,便引他说话,“你在宫外,可曾听谁又有新诗?” 本朝于诗文最为昌盛,便比之玄宗一朝亦不逊色许多。尤其元白二位诗人,新诗一出便不胫而走,天子也时常问起。韩柳刘三人亦各领风sao。可惜这五人都仕途坎坷,如今只元微之一人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