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一十二章 诺贝尔级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王浩:我去评审汪承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诺贝尔级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王浩:我去评审汪承林? (第4/8页)

,我们并没有优势,我们是数学计算机实验室。”

    张志强听着点了点头。

    他一直想的是申请一个计算机类的大项目,能够让实验室上下有项目做,现在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有局限性。

    实验室有王浩坐镇,优势是基础的数学,而不是纯粹的计算机。

    航天局那种以核心算法为中心的研究,才是最适合他们的项目。

    ……

    从新建的梅森数实验室出来,王浩就回了办公室继续做研究。

    他还找来了林伯涵。

    两人就一起闷在办公室里,继续对新型几何进行完善。

    这项研究进行的差不多了。

    ‘导体内部微观形态研究’是一个研究任务,但显然不是一口气全部能完成,因为‘导体’的覆盖范围太大了。

    每一种导体,因为元素组成不同,形成的微观形态也不同,他们针对的只是‘单介质金属’的微观形态塑造。

    王浩思考着说道,“对应实验来说,图形的上下也不是全封闭的,这一点必须要考虑。”

    林伯涵道,“那就需要再添加一条定义,不过也简单,我们可以第三条方程为基础……”

    两人继续研究起来。

    这是最后的研究收尾工作,他们已经搭建出来框架,有什么要求就把内容添加进去。

    等一切都完成以后,框架就构造好了。

    王浩和林伯涵一起再梳理一遍,仔细分析后说道,“这个几何框架,每一条都符合实验预期。”

    “以目前的数据和结论,已经不能再继续完善了。”

    林伯涵也思考着说道,“再继续确实没什么意义了,除非是有新的要求。”

    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构造单质金属导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