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诺贝尔级的研究,科技第四次革命,王浩:我去评审汪承林? (第4/8页)
,我们并没有优势,我们是数学计算机实验室。” 张志强听着点了点头。 他一直想的是申请一个计算机类的大项目,能够让实验室上下有项目做,现在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有局限性。 实验室有王浩坐镇,优势是基础的数学,而不是纯粹的计算机。 航天局那种以核心算法为中心的研究,才是最适合他们的项目。 …… 从新建的梅森数实验室出来,王浩就回了办公室继续做研究。 他还找来了林伯涵。 两人就一起闷在办公室里,继续对新型几何进行完善。 这项研究进行的差不多了。 ‘导体内部微观形态研究’是一个研究任务,但显然不是一口气全部能完成,因为‘导体’的覆盖范围太大了。 每一种导体,因为元素组成不同,形成的微观形态也不同,他们针对的只是‘单介质金属’的微观形态塑造。 王浩思考着说道,“对应实验来说,图形的上下也不是全封闭的,这一点必须要考虑。” 林伯涵道,“那就需要再添加一条定义,不过也简单,我们可以第三条方程为基础……” 两人继续研究起来。 这是最后的研究收尾工作,他们已经搭建出来框架,有什么要求就把内容添加进去。 等一切都完成以后,框架就构造好了。 王浩和林伯涵一起再梳理一遍,仔细分析后说道,“这个几何框架,每一条都符合实验预期。” “以目前的数据和结论,已经不能再继续完善了。” 林伯涵也思考着说道,“再继续确实没什么意义了,除非是有新的要求。” 他们所做的工作是构造单质金属导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