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比分析,发现合金实验室捏造数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比分析,发现合金实验室捏造数据! (第3/10页)

’、‘黑洞’、‘希格斯粒子’、‘中微子’等发现一样,首先是根据研究发现,去做出一个物理上的定义、‘预言’,并做出针对性的数学分析。

    这是理论物理学家们的工作。

    之后就可以根据其中很有说服力的‘预言’,来针对性的做实验研究,就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预言、数学分析、实验研究,发现证明。

    大部分微观物理以及天文物理的研究,都是在这种循环中进步着。

    王浩针对超子衰变信号消失的预言就是‘空间湮灭力’,他说明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文章阐述。

    后续肯定会有数学家或者是他自己,依照实验联系确定的理论去做出数学分析。

    在成果发布出去以后,这个研究可以说就开始了。

    ……

    当天在谱仪探测实验组待到了九点钟,再回到酒店已经很疲惫了。

    王浩躺在床上就睡了,过去第二天上午九点钟才爬起来,他还是重新振奋精神,直接去了科学基金委员会。

    再来首都作报告之前,他已经和彭辉约定了时间。

    上个星期,彭辉就已经在首都了,他带领团队来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科学部,做超抗压合金项目的结算。

    国家列为保密项目的结算肯定很不一般,不仅仅需要针对项目过程、结果进行审核,还需要对比同类项目进行研究。

    西京交通大学金属实验室来了五个人,包括彭辉、万益明以及其他两个研究员,还有一个副研究员史桂芳。

    这个阵容很庞大了。

    万益明就是其中的主力干将,倒不是说他的研究中发挥了多大作用,而是因为他是负责数据方面的研究员,对于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