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1 (第1/4页)
在写的时候特地找人出去问过:“聘礼包现金各色礼加起来约万两,因兴低嫁,所以嫁妆往往要厚于聘礼。一般看男方怎么下聘,男方过一万两彩礼,女方留下一部分后,会将现银充作嫁妆,总得来说大概会凑足两至三倍,若是出身好家资丰,可能还会加倍。” “所以,太祖曾说过,孩子三五个足矣,多则易生怨,且不相亲。”孟老爷略略提了提,那位孩子太多,且嫁的要嫁,娶的要娶。人呐,就是不能打肿脸充胖子,不然,怎么会闹出午门事件来。 孟约听了也唏嘘,要是个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此下策的,即使有过也不是不能理解。当然理解归理解,这种事是不能容忍也不能原谅的。对这样的人,只能说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句鲁大大说的话,用在这里倒也勉强合适。 孟老爷听罢,久久沉默,竟没接孟约这句话,而是摩挲着水点桃花的茶盏,半晌半晌幽幽吐出一句话来:“年年对婚嫁礼仪如此清楚,可是想早点出嫁?” 孟约:我真冤枉,要嫁女儿的男人真不能惹,太易感,太难哄。 “写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那时不是还让爹帮我去问相熟的同僚吗,爹不记得了?” 片刻后孟老爷想起,也不尴尬,“哦”一声,将话题毫无痕迹地转到聘礼嫁妆上来:“年年可与王重崖可过彩礼的事,他怎么也得先吐一句,为父才好作准备。” 这事,孟约压根没和王醴谈过,王醴肯定不会下薄礼,必然厚厚过彩礼。孟老爷自然不惧王醴厚礼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