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挽救北宋的方针雏形 (第4/4页)
天黄沙的,你受得了吗?” “自然条件倒是其次,边境稳定才是重中之重。我想请官家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和西夏的战争,是否还要一直延续下去!” 铺垫了那么多,傅斯年终于说出了最难的那件事。 宋夏世仇,互相攻伐好像已经成了惯性。 如今宋朝占优,想要止息干戈,反倒不容易说服赵佶。 果然,赵佶有点想不明白:“西夏本是中原叛国,征讨不臣历来是我朝的方针,为何你要劝我罢兵?” 傅斯年耐心劝道:“西夏立国已近百年,不管中原承认与否,他们就在那里。” “如今的形势倒好像东汉末年,西夏时而与我大宋为敌,有时又与辽国作战。官家觉得,若是没了西夏这个缓冲,大宋与辽国又能和平多久呢?” 赵佶点头:“倒也确实如此,但今年西夏一意向辽国靠拢,契丹人对他们也多有偏帮。恐怕即便我们想收手,他们也未必就愿意吧?” “臣愿为官家分忧!不过在此之前,还真要再和西夏做过一场,让他们彻底放弃幻想,接下来的事就好谈了!” 得到了赵佶的首肯,傅斯年长长呼了口气。 两人聊了快一个时辰,终于如愿获得了一定的权力。 如此可以避免北宋陷入与西夏的战争泥潭,最终被拖垮了财政。 临行前,傅斯年小心地问了一句:“官家,那聘礼的事……” “少来!一文都不能少!不过倒也不用你个人出,新收的地区三年内税收达到一千万贯,我就算你下聘了!”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