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45章兵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章兵变 (第1/4页)

    大业十四年,隋朝的局面早已岌岌可危。

    天下各路豪杰纷纷起事,形势变化极快。

    瓦岗军早已成为义军盟主,号召各路义军围攻东都洛阳。

    杨广不得不一再发兵增援,身边只带两万余骁果军护卫。

    却想不到东都的情况急剧恶化,哪怕屯兵二十万,也挡不住大势所趋。

    王世充果然不堪大用,辜负了杨广的殷切期望,简直是屡战屡败。隋朝的根基在风雨飘摇中,变得越来越浅薄。

    此时趁乱割据的人就更多了,他们有的是野心勃勃之辈,有的则代表了世家门阀的利益。

    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金城薛举等地主官僚纷纷起兵,割据地方。

    而众多势力中,最可怕的那个人终于乘势而起——去年七月,唐国公李渊自率甲士三万誓师。

    表面上打着“志在尊隋”的旗号,宣布尊立代王杨侑(杨广之孙)为帝,其实暗中取得了突厥始毕可汗的支持。

    此时就能看出,为什么封建王朝往往都是从农民起义开始,而既得利益者则是地主阶级。

    世家门阀的势力平时不显眼,一旦涉及到改朝换代,瞬间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别看李渊以三万起兵,响应他的可就多了。

    他的女儿李秀宁在鄂县散尽家财、招集亡命之徒,邻近的各路义军都被她整合,部下多达七万人,号称“娘子军”。

    李渊的从弟李神通部众也有数千人。

    李渊的女婿段纶在蓝田起兵,有众万余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