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不务正业的皇子 (第2/4页)
能掺和。 赵佶叹道:“太后当年就说,继承大统的人先要身子骨强劲,我想着让老大跟你锻炼锻炼。主要是沾沾你的灵气儿,这孩子看着有些木讷。” 那可不是木讷嘛! 你不看看从小接受的什么熏陶…… 也好,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性格养成期的开始,让自己带一带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起码不会让他像历史上那么胆小。 “官家,男孩小时候是应该磨砺一下。皇长子自小长在深宫,周围多是内侍与后妃,性子文弱些也是难免的。” “不如让他经常出宫转转,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体会民间疾苦。不过届时官家可不能心疼,否则可就没有效果了。” 赵佶随意地摆手:“都由着你。” …… 随着孩子的降生,傅斯年越来越融入北宋的生活。 请完了满月酒,他终于腾出时间进宫。 见到赵桓,他决定先做点安全教育。 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的时候,先得让他知道人间险恶。 傅斯年拿了一些吃食、玩意儿,想做点防拐试验,结果赵桓十分守礼,没得到父皇的许可,什么都不要。 本来应该是好事,可赵佶却高兴不起来。 看看傅斯年,无奈道:“看看,这孩子就是这么本分。按说应该是好事,可我总觉得老实孩子没出息……” 傅斯年也这么觉得,点头答应道:“行,我知道该怎么教了。” 和他一起玩耍的是皇三子赵楷,相比小大人似的赵桓,老三就好玩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