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95章 你想撂挑子? (第1/5页)
“看看,小江,你想在野坡林场办小学,初衷是好的,但是行不通啊。” 张雅文对于被牛勇打断并不在意,她知道牛勇现在的难处。 牛勇专门写了一份《关于三河县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的情况报告》,林逍逍放在了她办公室案头上。 张雅文看了这份报告,写的很客观,数据很翔实。 县里中小学年轻教师的流向是:由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由薄弱学校到优势学校。 这种流向不仅仅是三河县,在其他县也是如此。 牛勇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有效,但做不到! 比如说,牛勇提出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一方面是县财力不允许,另一方面是引起新的不公平。 教师待遇提高了,国有企业职工、县乡村医务人员的待遇要不要提高? 一定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牛勇提出增加教师编制更不可行,因为编制必须严控不突破。 刘庆来当县长时招的那一批教师,已经分散到各个县直部门,有的已经成为了单位的骨干。 让他们回到教师岗位,县直部门和这批人员都不愿意。 涉及人员近三百人,弄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到时候不好收场。 这是一个雷,张雅文不想趟。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交通工具也由过去的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三轮摩托车或小汽车。 很多农村的孩子上学,到镇里、到县里都很方便。 所以,这些年,不仅仅是三河县,在其他县都在搞合村合校。 一合校,过去一些老学校就荒废了,教师自然就向上流动、向外溢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