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65章 双重挤压 (第2/4页)
无限。” “因为现在从上到下,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财政收入,这些都是硬指标。” “gdp,财政收入这都是指挥棒,各级都是围着这些指标来抓工作的。” “创造gdp,增加财政收入最快、最直接的就是招商引资,让企业投资建项目。” “企业提出的要求如果不满足,人家大可以到别处去。企业一走的话,对一个地方的影响就不好,别的企业会以为你这个地方营商环境不好。” 崔永军也点头,他同意江寒的说法。 “小满,三河县是个穷县,对招商引资工作就格外重视。不管哪个部门,包括党委部门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年初,各个部门自己上报招商引资的金额,当然都是往少了报。” “报到县政府,县政府逐个审核之后还会适当加任务,县史志办才两个人,就给他们压了3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水小满笑道:“3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30万元够干啥?” 崔永军说道:“对于县里来讲,不管什么内资、外资的,只要是有人投资,这就能创造gdp,都算作招商引资任务。毕老三就是三河县人,他投资猪厂,这都算是招商引资任务。” “30万元可以租下一个门面,搞一个餐馆,这也算是市场主体,也能收来税。” “一个县没有几个大企业,几十万元的投资多了,小老板多了,也能把经济搞活。” “高平市好不容易招来了夏众集团的投资,当然得把他们像菩萨一样供着,他们提出的条件,只要不违反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肯定都答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