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108章 税收强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税收强国 (第2/4页)

说,这套办法,在乱世还是很有用的。

    那个时期生产力被严重破坏,一方面税收确实不高,另一方面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对生活的要求都很低,能吃饱肚子,活下来就行。

    但随着大明朝的建立,这套制度就慢慢行不通了。

    当官的也是人呐,十年寒窗苦读,最后挑上一副重担,不说升官发财,手里拿的薪水,却连养家糊口都不够,这谁还能干得下去?

    以明代最著名的清官海瑞为例,他一生清廉,从不贪污受贿,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连rou都吃不起。

    有一次,海瑞母亲过大寿,他思来想去,终于决定狠心上街买一回rou吃,可结果到了菜市场,却发现以他手里那点钱,根本买不起rou,只能叹息一声,转身离去。

    海瑞死时,御史王用汲为他主持葬礼,结果发现海瑞家一贫如洗,到处破破烂烂,连下葬的钱都没有。

    王用汲当场落泪,自己掏钱,这才安葬了海瑞。

    如此低廉的俸禄,使得大量官吏想办法自己捞偏门赚外快,比如赫赫有名的“淋尖踢斛”。

    当时百姓交公粮以斛(hú)为计量单位,明确要求斛顶必须堆满,形成一个尖角,才能算数。

    于是呢,就有官员想出办法,在验收公粮时用脚使猛踢斛,斛顶上的粮食就会撒下来,这部分粮食被称为“损耗”,光明正大的装入了当地官员的口袋。

    长此以往,吏治越发腐败,整个制度完全变了味。

    朱元璋以杀贪官闻名,却发现无论怎么杀,那些贪官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怎么也杀不完。

    老朱的本意是降低税收,体恤民情,结果国家没钱救灾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