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1/4页)
在小节,想必先生能教出刘安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能者。至今还没得幸知道先生贵姓呢。” 荀夏被捧得满意,哼哼唧唧的做出了勉为其难的样子朝着秦为的方向行了个很不到位的礼:“贵说不上,区区草民,与市井格格不入这才归于山林的。免贵姓荀,名夏” “原来是荀先生,荀先生大名在下侥幸听过,没想到今天能在此得见。”对于荀夏,秦为起初的不在意在这一刻全然变成了惊喜。 先帝时期,大隋内乱初平,百废俱兴。有一位信荀名夏的大能出现,提出减赋三年以缓民患。 因是初行此政,大隋多数人觉得不行。 当朝相国与其理论。言大隋初定,应加强赋税得以充盈空虚的国库。是荀夏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力排众议提出民为国本,民不安乐国祸横行。之后为了得到太上皇的认同,跪在御书房门口,以死力相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讲解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这才使得先帝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政策初行,上至陛下嫔妃,下至百官全都减免日常用度。百姓得知,感国之仁慈,再无人作乱。大隋本就地大物博,百姓齐心协力,自然无人敢轻。 可以说,大隋得有今天,荀夏先生功不可没。 但就在先帝想予以重赏之时,荀先生主动辞官。言他性格放纵不羁,容易得罪人。若是陛下真的感其功劳,就放他归隐山林乐的自在。如此便再没见过他的人,没想到这荀先生居然真的在山林生活了这么久,还养大了一个孩子。 荀夏摇了摇手,到底不是个重名利的人:“往事已成过往云烟,不值得再提。如今我荀夏不过是个糟老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