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1 (第3/4页)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凉爽起来的秋日,于家在同一日接到两个消息。 一个是从魏家传来的,说是魏博良不负苦读,今科中举了。而另一个,却是于霁今日在彭家学堂听来的。 话说胶东沿海屡屡遭受倭寇袭击,损失惨重,皇上有意派人领兵胶东,击杀倭寇,震慑海上诸国。 皇上甫一提出此事,想让一众武将毛遂自荐,可众人皆知,那倭寇打的正是土匪战术,并无大军入侵,反而三五偷袭,击杀不易,震慑更难。 成了名的大将们,不愿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体,一个个闷声不坑地装死人,而小将们大多不在此处,无人做保,也不敢独挑大梁,几番犹豫下来,也是无人出声。 皇上本就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今日提了此事,也没想着当即便有结果的,刚有意照着往日的程序,让众卿下去议一议此事,改日再提,不料却见一人侧身站了出来。 “臣有一人举荐。”韩瑞出声道。 皇上见他举荐,还颇为诧异,不由想知他欲举荐何人,便问道:“韩卿欲举何人呀?” “臣举荐忠勤伯担任此次剿灭倭寇之将领。”韩瑞一字一顿的道来。 话音一落,诺大的太和殿一片寂静,不过须臾,大臣们便低声议论起来。 他人反应怎样,徐泮不晓得,他只知道自己此时却是颇为惊奇的。 这场对倭之战,他是有几分想去的。自西北那一战之后,他便好似被圈禁一般,平生所学无一能学以致用,各种憋屈只他一人能懂。 骄傲如徐泮,自然不愿活在祖辈的荣光之下,可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况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