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76节 (第2/7页)
……” 有了竹姐儿的回信,裴秉元心安,有了打算。 夜里,林氏伺候裴秉元宽衣,夫妻二人闲叙,林氏言道:“我是个小妇人,心里最是计较家里头的斤斤两两,也计较自己的喜好,此事换作是我,我可比不得三丫头这样识大体,不带一丝怨气……”说到竹姐儿把官庄、园子治理得井井有条,林氏又继续夸奖道,“这一套本事可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既要想先一步,又要出手果决,拿得住人。” 夸着夸着,林氏渐渐默声,随后轻叹了一声。 “夫人缘何叹气?” 林氏应道:“没进宫前,她跟在我身后学本事,生性要强却仍有几分天真在。如今出宫了,从她的信来看,心思缜密,做事周到,一身的本领,可见其在宫中吃了许多苦头,受了许多磨难……这世道里,哪有不吃苦就能学到的本事呀?本事愈大,曾吃过的苦头愈多。” 裴秉元陷入深思——他如今治水务农略有心得,不就是在玉冲县吃苦学来的吗? 他这些年性子改了不少,但在照看儿女这一块,远未能做到入细入微。 裴秉元喃喃道:“相较于jiejiemeimei们,竹丫头确实辛苦许多……我这个当父亲的,该好好弥补她。” 又问:“夫人可有甚么好主意?” 林氏想想,应道:“我倒没甚么大主意,只想着如今伯爵府产业多了,也不差那百十亩地几个铺子,除了贵人们赏的,把竹丫头的嫁妆置办得跟其他三个一样的,便就好了。” 裴秉元点头,道:“竹儿的婚事,京都可有音信?” “沈姨娘说有个杨府不错,杨夫人已经投了三次拜帖了。” “大理寺少卿杨大人家?”京官不少,可说得上是杨府,又有适婚儿孙的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