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374-375) (第10/12页)
“老刘说得对,你说怎么办?”朱厚照追问道。 “廷杖三十,给他个教训……” “这就完了?”朱厚照对处理结果很不满意。 “降其为云南鹤庆军民府经历司知事,他既不愿为民陈情,便打发他去南陲教化夷人吧。”刘瑾道。 “老刘这办法好,言语不通,对牛弹琴,看他以后日子还怎么过。”朱厚照鼓掌大笑。 “那母后交待的这个傅鹏案又怎样处置?”小皇帝将状子往御案上一扔,忿忿不平地说道:“一个世袭指挥,随随便便就被县令下了大牢,也是个废物!” 怪谁?太祖皇帝定下的军户世袭制度,又不是白养吃饭的,子弟成年袭职是要考较兵书武艺骑射的,初考不中准予袭职,俸禄减半,两年后再考,合格了拿全俸,不合格滚蛋,风险与收益并存,你祖宗夺了侄子皇位,为了奖励跟他身后造反的军功武臣,强分个‘新官’‘旧官’,新官子弟应袭免试,哪还有脸再严格要求洪武旧官,凡是给钱,没有不过的,搞得如今武职泛滥,什么东西多了也不值钱呀。 丁寿抬头偷瞥了小皇帝一眼,心里话没敢往外说,“臣已传命陕西锦衣卫封存案卷及涉案人犯,只等陛下旨意,便可提调入京鞫问。” “老奴以为如此处置不妥。”刘瑾当即否了丁寿的建议。 老人妖今儿怎么了,丁寿纳闷,他可很少撅二爷的面子啊。 “国朝登闻鼓案,皆需涉案官员同场审议,知县管一县民生,按察使掌一省刑名,若是主官擅离,恐会案牍积累,迁延公务,况且人犯千里押解,若是其中有何纰漏,如何向太后交待。” “老刘你的意思是……”朱厚照问道。 “与其兴师动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