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蓄意犯上 第34节 (第4/6页)
书生。 林痕维持着适当的笑意,只当听不出其中含义:“赵大人谬赞。” 说罢不愿与之过多纠缠,正要告辞,便听见赵渊接着说:“林公子既是颜相的枕边人,就该好生劝劝他,让皇帝下罪己诏乃是上策,莫要再逞一时意气啦。” 林痕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半个月前,西北传来消息,就在江阳王禁足的第二天,府里夜中突然起火,火势极大,水扑不灭,只两三个时辰的时间,便将江阳王府烧成废墟。 包括江阳王在内的上上下下几百号人,皆在一夜之间成了火中焦炭,无一生还。 同时被烧毁的,还有按着颜喻计划,本该被找到的一众证据。 所以,江阳王死时并无罪名,一身清白。 再者,这火起得蹊跷,让世人联想到五年前相同的,也是烧了整个王府、无人生还的那场火,于是墙头草般随风倒,将罪名压在颜喻头上。 一时间,颜喻成了那个罔顾纲常、草菅人命、以权谋私的罪人。 人人皆可自认高贵地骂上一句、踩上一脚。 与此同时,民乱又生,他们把天灾归于人祸,说是因为江因这个皇帝宠信、纵容佞臣,惹了天威,所以老天爷才会降下天罚。 说是要想平息天怒,就得换个明智之人坐上皇位。 于是,吃上赈灾粮,没了性命之忧的灾民重振旗鼓,举着“天子昏聩,佞臣当权,不变必亡”的旗号开始反扑。 桩桩件件巧合到离谱,可想而知是有人站着螳螂头顶当了麻雀,可这群老臣一个个不去思考怎么抓出背后之人,而是日日琢磨怎样才能逼迫皇帝下个罪己诏。 也不知他们是真的抱着只要皇帝揽了错,事件便会平息的天真思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