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 (第1/4页)
“我们走的时候,太子让她先做了里长,班师回朝路过时,发现她所管的镇子比别人都甩出去一大截去,以至于周围的人听说他们镇生活好,全都迁了过来。太子就让她去暂代县丞之职了。” “这也太厉害了。”众人赞叹。 有人还记得别人的结局呢,“那看不起村民的秀才呢?” “那秀才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除了一肚子的墨水,也没别的用处,”年若笑道,“只能为那姑娘做些文书的活计,然后教孩子们读书,因为老秀才在,他也不敢藏私,这样一年过后,那村子里的人们多多少少识了字,也懂了姑娘的苦心,对她心存感激,那姑娘做里长,做县丞,村民们可是帮了大忙的。” “所以说,做官好不好,不能用学问来评判。”有人总结,其他人纷纷赞同,也觉得那姑娘十分值得尊敬。 “那商人呢?”李氏姑娘问道,“姑娘救了全村的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村民们没有饿死,而那个商人呢?出了银子,全力以赴帮助姑娘,他得到了什么?难不成他也缺粮食?” 众人一听,可不是,感觉这商人是最吃亏的,难道这商人家里没存粮? 这李氏姑娘还真是爱思考的性子,年若道,“粮食自然是一方面,毕竟坐吃山空总是不保险,不过最重要的嘛……”年若狡黠的一笑,“那位姑娘十八岁,而这个商人二十岁……” 自然是抱得美人归了。 众女眷听出她的言外之意,不由大笑起来,夏侯夫人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没成想郡主如此促狭。” 年若思维敏捷,说话幽默风趣,经历的事情比她们往日听到的东家长西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