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我必取之 (第1/6页)
秦堪没想到朱厚照竟如此执拗,明知大臣们强烈反对晋他的爵位,朱厚照仍一意孤行下圣旨,而且是单方面下圣旨,根本没经过内阁和通政司。 大明自仁宣以后臣权渐重,君权很大程度上被限制,永乐皇帝独创内阁大学士制,其本意是为了分担繁重的政务,由于永乐皇帝经常出征漠北,朝中政务便交给内阁大学士打理,那时大学士还只是雏形,顶多相当于长秘书的角色,皇帝说一句,大学士写一句,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政局永远跟皇帝的姓格有关,永乐皇帝雄才伟略,能驾驭住大学士,所以那时的大学士只是低眉顺目的小秘书,没有任何决策权。但是永乐以后的皇帝却没有他那么英明强势,于是大学士们的权力便悄然滋长,不可抑制。臣权疯长后宣宗皇帝被逼急了,又没魄力单挑满殿文臣,于是太监这个群体正式被宣宗皇帝捧出来,内阁和司礼监分庭抗礼,互相制衡。 简单的说,内阁制这东西不可否认是个好东西,不过站在皇家的立场上来说,内阁制就是永乐皇帝坑孙子的产物,这一坑便坑了两百年,长眠寝陵的他永远不会知道,因为他独创的内阁制,他的子孙后代当皇**当得没滋没味,以至于后代出了许多诸如朱厚照这样的顽童皇帝,数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木匠皇帝等等旷古奇葩。 九泉之下的永乐皇帝有没有在夜深人静之时狂扇自己耳光,不可考…… 君权被限制的最大恶果便是,圣旨不再是大臣们必须遵从的皇帝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