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 (第5/8页)
“魔星”却只是拧了下眉,当他是个误打误撞犯了禁忌的生人,拖着步子去捞井边的麻绳,露在外头的足踝上有圈红印,像凝结的血。 那年谢拾刚满十岁。 洵丰十三年,谢氏怀安二十又一。 关涉年轻家主的传言不少,但大体不出三类。一类说他是吉星降世,少有神异,长而有为;一类说他智圆行方,周旋于四族之间,不落下风;还有一类关乎风月,是说故剑情深——其发妻于旧岁病殁,南云青娥皆翘首以盼,他却明言余生不置红事,引人唏嘘。 ——而谢家阖府上下无一人见过缠绵病榻的夫人。 她好似雨霁天青时的虹彩,若隐若现,似有还无,被家主小心地珍藏于连珠帐后,只余一卷香风供闲人浮想联翩。 南方的秋夜掺着蚀骨的凉气。 “蚀骨”非指秋高气肃、清寒凛冽,而是那浅淡的凉总是于神人不觉时浸入形骸,每每是细微地一刮,但滴水穿石,经年累月就滋生难熬的隐痛。 谢怀安就于这样一个秋夜收到来自南疆的信札。 他阅罢书信,命人置上酒器与小菜,斟入桂花酿,对月举杯,独酌至天明。 —— 南云远离龙庭,兼新制未臻完善,慕容氏亦于洵丰十年伏诛,负责查问的兵士便有些松散。谢拾费铜钱买通行商,教他谎称二人与他偕行,同梓虚持路引跟着朝前移,思虑还有哪些潜在的变数。 入城这关过得顺遂无碍。中途有一小卒随口问了梓虚几句话,谢拾原担心他讲不好汉话,打算以他口不能言搪塞过去。不料他开口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云人,着实令她吃了一惊。 另有一起在谢拾看来是惊喜的惊吓——城门处尚贴有芙蓉骨的海捕文书,画像是个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