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_第158章 财大气粗的亲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章 财大气粗的亲爹 (第4/5页)

   他答应帮马褂老人的忙,也是想多找一个稳定渠道。

    跟马褂老人做好了约定,曹卫国七拐八拐的混进人群。

    轻车熟路的到了西南角,变卖家当的人大多在这块儿。

    逛了不断十分钟,曹卫国就发现了一个目标。

    曹卫国问:“我可以看看你手里的砚台吗?”

    “当然可以!”

    “这是我祖传的宝贝,乾隆爷用过的……”

    精瘦的男人欣然的将砚台递给曹卫国,手舞足蹈的做着介绍。

    曹卫国一手拿出打火机照亮,一手拿着砚台仔细检查。

    这是康熙年间的松花石桃式砚。

    松花石砚又称松花砚,是由松花石加工而成的用于研磨墨、书写或绘画的文房用品。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与端砚、歙砚、红丝齐名的古代四大石质名砚。

    起源于明朝,清朝时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御品。

    松花砚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但由于清朝皇帝的专宠而没有能够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房用具。

    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禁区,禁止开采渔猎。

    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国宝御用,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

    康乾时期制石砚八十余方,以后几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

    康熙帝御制松花石砚双凤砚识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

    乾隆帝称赞它:松花王,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

    《格致镜源》一书云:松花石砚温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