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8 (第2/4页)
业一个六品官职,还不值得大家这么放下身段。 以至于忽然被提出来,众人没有准备之际,也觉得:好像是还挺有道理? 论出身,论资历,论现在所处的官职,比张桢更合适的,一时竟还寻摸不出来。 就是这样算的话,张桢也升得太快了些,他的监丞凳子还没坐热呢。 但非常时期行非常法,再者张桢当年遭贬职,乃为直言犯上,这种罪名不是黑历史,甚至可以算资历的一种,他现在就升得快了些,也可以说是资历攒到这个份上了。 沈首辅当先出列拱手:“臣以为可行。张桢原在国子监里,既比别人熟知情况,而他回京不久,又不至于与监内某些势力勾连过深,正可放开手来整治学风,一肃那些沉疴风气。” “臣附议。” “臣附议。” 这个人选可挑剔的地方不多,也不值得为六品多加争执,这一波过去,才好继续推各家心目中的祭酒上位。 “杨卿,你以为呢?”皇帝点了杨阁老的名,同时瞥了朱谨深一眼。 杨阁老躬下了身去:“臣——附议。” 张桢暂代司业之职就算定了。 接下来继续吵祭酒。 一个上午的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沈国舅站得腿都软了,而群臣的争执总算出现了点曙光。 只是只有曙光是不够的,一个代司业张桢不足以运转起国子监,今日祭酒的人选必须择定下来。于是午间时皇帝赐了宴,下午还得接着吵。 皇帝叫着朱谨深到乾清宫去用膳。 他没有坐辇,而是跟儿子在秋阳下走着,闲聊般,却忽然问出了一句:“二郎,你知道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