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丑陋的文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丑陋的文明 (第3/4页)

不尊重他。在清白和污浊之间,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甄选一个人,却同时为了一个共同利益而排斥一个人。这其中,存在着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关系。可我们又不能不说,为了共同利益而选择一些小细节去做“恶”仍然不失为大道德,大“善”

    说起这事,让我们又想起诸葛亮先生的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那么,这“善小”与“恶小”这国家与个人之间又将如何去理解和分清,这个“善”与“恶”呢?后来我经过研究发现,诸葛亮先生的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就是因为这句话,造就了阿斗先生的庸弱和误国,这是诸葛亮先生最大的不负责任。诸葛亮先生领兵打仗,为了“先主之大业”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他不择手段“七擒孟获”烧死了那么多蛮兵,之后再大哭说“折阳寿”足见其人所为者,非“小恶”乃“大恶”也。

    所以我们说诸葛亮先生是在为“恶”则先生肯定大为不爽,他会反驳说:谬也!“先主之大业”乃国家大事,以牺牲个人性命换取国家统一,实乃为大“善”之,非“恶”也!而孟获sao国扰民,为国家人民之生活安定,不平不足以息民愤!(可真要平定哪有不死人的事呢?)君不闻“一将成名万骨枯”乎!在下当然不敢说诸葛亮先生的坏话“舍小家而保大家”这当然是对的,是为大“善”也。可诸葛亮先生既然有这种思想,是个大才之人,却为何教导阿斗先生去做一个隐士之流的人物呢?那交给他的国家不垮才怪呢!纵有姜维之才姜维之忠勇,又能奈何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