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_第三百三十七章.深远谋划(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深远谋划(上). (第3/5页)

况,李欣确实是一位贪官,他受了冤枉,理应为他翻案,又怎能罗织罪名维持原判?这岂不是让忠臣寒心?”

    霍正源摇头道:“鲍大人,你一向与太子殿下关系亲近,怎么不明白这个道理?如今李欣他究竟是清官还是贪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欣的贪污罪是太子殿下亲自审定的,若是翻案了,岂不是会损害太子殿下的威信?这关系到朝廷大局!相较于太子殿下的威信,李欣的个人荣辱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霍正源说的很严重,但鲍文杰却是寸步不让,坚决道:“太子殿下的声望固然是至关紧要,但百官的想法心思也同样是朝廷大局!若是李欣以‘巨额财产来历不明’定罪,百官必然会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这个莫须有的罪名今后会落在谁头上,到时候一旦庙堂局势不稳,又该如何?”

    就这样,在德庆皇帝面前,鲍文杰与霍正源再一次的辩论了起来。

    不过,和昨天晚上一样,两人各有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只是,在两人辩论的时候,赵俊臣并没有表述观点,只是偷偷打量着德庆皇帝,而德庆皇帝也没有表明态度,只是若有所思。

    *

    事实上,自从赵俊臣提出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之后,德庆皇帝就转移了注意力,并想到了许多更加深远的事情!

    自从封建王朝出现之后,“皇权”与“臣权”一直明争暗斗着,时而“皇权”占据上风,时而“臣权”扳回一局。

    到了明朝,通过控制军队、设置厂卫、废除宰相等等手段,“皇权”已是渐渐占据了优势,但依然不能彻底压倒“臣权”,明朝数百年来,还是会时常出现一些足以抗衡“皇权”的臣子,比如张居正、比如三杨、又比如现在的周尚景,许多时候,皇帝并不能一言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