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赵俊臣的答案. (第2/6页)
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才是世间常态,走捷径往往也就意味着会存在某种隐患! 如今的赵俊臣,对此已是深有体会! 外派地方为官,成为封疆大吏,看似远离了京城中枢,期间也颇为辛苦,但对于那些有野心的官员而言,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 在地方官场上,环境相对简单,不似京城这样派系林立、盘根错节、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盯着,一旦成为了封疆大吏,受到的掣肘不多,在提拔亲信、收买官员、拓展人脉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与竞争。只要用心经营,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亲信与朋党,待日后进入朝堂中枢,也有人帮衬自己。 比如周尚景,在入阁之前,就先后担任过河南右布政使、安徽左布政使、以及湖广左布政使的官职,他在这三省为官期间,不知提拔了多少亲信、也不知收买了多少官员,如此才有了今日的人才济济、门生遍布天下,也正因为如此,周尚景在朝中的地位才能够稳固泰山。 再比如黄有容,他先后在陕西、江西、贵州三省担任布政使,并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关系与亲信门生,他如今在朝中的那些主要朋党们,也大都有在这三省为官的经历——别看黄有容如今在党争之中斗不过赵俊臣,但若论底蕴,却远非赵俊臣可比。 简单的说,这种担任封疆大吏的经历,对于这些朝中权臣而言,是为自己打牢根基、积蓄底蕴的关键步骤! 至于赵俊臣,也正因为缺少了这种担任封疆大吏的经历,所以如今才会出现人才不足的窘迫。 比如现在,虽然朝中出现了这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