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7D调,最后一段还要提高一个八度。 (第3/4页)
佩服!”张超赞赏道。 “张团长,你过奖了。”俞冬青显得很谦虚: “咱们国家有大量优秀传统优秀音乐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被束之高阁,好多群众特别是年轻人没听过,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让年轻观众听到,而且还喜欢听.....我想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当然我这是抛砖引玉罢了。” “呵呵,俞先生你太谦虚了,我听鲁导说,你还写过一首《青城山下白素贞》也是传统的黄梅戏唱腔和现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市场反响不错嘛。”张超说道。 “这也是一种尝试,效果还可以,以后如果有合适的我还会继续在这方面创作。” “俞先生,如果今后你有类似的创作,用得上我们乐团的,尽管开口!”张超最后说道。 “谢谢,太谢谢了!”俞冬青大喜。 有国内最牛的民乐团伴奏,好多古风类歌曲演唱效果会更好,这可是他求之不得事。 三人又寒暄了会,张超说剧团正在组织人加紧排练演奏,估计用不了几天就可以磨合成熟,可以公开演出。 “对了,俞先生,鲁导,你们找到合适演唱这首歌的歌手了吗?”张超关心问道。 “这件事由他们锦业唱片负责,你问冬青。”鲁永如笑着回答。 “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我三叔。”俞冬青笑道。 “你三叔?也是歌手?!”别说张超感到惊讶,连鲁永如也很好奇。 和俞冬青呆了一起在怀柔呆了十多天,知道他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未听他说过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