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3/4页)
军中出力,老弱些的,就撵了回去吧。自觉能收留一部分人口,已经颇仁义了。 岑季白对于他的荒谬,前世已是领教过,他此时只是一个小孩子,也说不得什么。便也将目光投到了宋相身上。 宋相捻着胡子,道:“原是齐州一带地动,地方无力纾难,王都理应振灾的。”此言一出,朝堂上尽都寂静下来。 谁都知道陵阳城外来了不少难民,但谁都知道夏王拿不出钱粮来振灾,无论少府还是内史的府库,俱是空空。这一代夏王旁的能力没有,花起银子来,却是前代十个夏王也及不上他。 因此,若要振灾,只能是各世家出力,献银献粮。可哪家的钱粮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施些粥水给难民也就罢了,真要送到地方上去救灾,那地方官员还要一层一层盘剥。他们献的东西,却进了别人腰包,无论如何是不乐意的。 于是谁也不提到这件事,便是如宋相之人提到几句,朝堂上的呼声,总是说等他们呆不住了,自然就走了。 彼时夏王深以为然,他不知道京郊的流民到底是个什么数目,即便上万上千,就跟银两似的,大手一挥,不就没了么。 直到岑季白同宋晓熹出事,夏王这才有些在意起来。宋之遥不依不饶,要他给个方案,不然以后他的小侄子想出个宫门都不行? 朝堂纷争,天下兴亡,不如美人一怒。 放任不能,撵人不能,那就只好救灾了。 周夫人虞夫人倒还作了贤良模样,派人来禀报夏王,说是甘愿减半三年份例。 夏王缴了方家那一次,还剩下些余资,分了一半出来。 朝堂上诸人也松了口,各自出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