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节 (第4/7页)
九辆,七十几人。人数是粗略数的,不准,车内定然还有人。” 铁雷:“匠师考场那边,钱氏奴仆七十几人,牛车比这边多两辆;沈氏奴仆近百人,牛车比这边多三辆。” 桓真拧着眉头:“他们走到这里,证明所过之地的亭所、乡所尽知晓,商队中的奴仆,过所竹牌也必然经得起查。人多,车少,沿途全凭脚力,这些奴一定都体壮力强。” 石厚、铁雷均应:“是。” 不怕官署盘查的情况下,数百壮奴聚集,若包藏祸心,麻烦可大了! 王恬是本地人,桓真问他:“彭氏、王氏、赵氏,都是商贾?” “都是。彭氏经营木器,王氏、赵氏经营竹器。彭氏最富,开始造船了。” 大晋不允许私营船肆,朝廷刚发布了航海令,只允许商人跟官署船肆合作,说是合作造船,实际上是出数倍的钱买海船、买航海名额。 有钱的商人多的是,郡署能给彭氏购船名额,从这点上,至少可知彭氏被郡署信任,这便是王恬暗示的意思。 那王氏、赵氏呢? 此时此刻,像桓真和王恬一般,听部曲讲述这两天的诛匪事件、从而分析形势的勇夫有很多。 幸亏最开始,齐短人的恶癖令其暴露,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恶匪。风吹草动,没人蠢到认为这些匪是凑巧聚至会稽山的。 “小匠娘,姓昂?竟有此姓,山阴县人?”沈氏商队的某辆牛车里,阴冷之声下达命令:“齐短人不成事,是可恶。但这个匠娘,更是不祥之兆。想办法,找出竖婢,杀。” 起风了。 匠师考场处。 申正时刻到,第四考项结束,考官、察验匠吏都进入制器区,淘汰考生的同时,也要择出留取考生的三样改造器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