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走皇太子_第324章 消除世袭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消除世袭制 (第1/4页)

    在清朝的时候,各级官员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养廉银子,根据地区富庶的不同程度,设置了十倍到一百倍不等。

    富庶之地,一个知县每年的养廉银就高达一千五百两到一千八百两,就连贫困地区的知县,也有四百到八百两。

    这也算是很高了,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清朝上下贪污腐败的风气,反而还养成了官员们的奢靡之风,让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这是因为,雍正虽然推行了火耗归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但却没有剥夺地方财务管理大权,没有将财务集权于中央而导致的,只要这种制度还在,地方贪腐就永远不止。

    而且,养廉银制度还造成了官民收入差距相差太远,导致社会阶级矛盾越来越多,一个百姓一年的收入,区区才十几两,而养廉银的来路也是取之于民,没有结合分离地方财政权力,和税务改革政策的情况之下,养廉银制度也不过就是让地方官员在合法掠夺民财罢了。

    而清朝依旧以农业为主,没有展开工业基建,那么百姓的收入就永远提升不起来,阶级层次就会随着时间而越拉越远,阶级斗争总有一天会全面爆发。

    现在虽然即便税务改革了,也止不住贪污,这点朱慈烺是清楚的,但是起码贪污的方向改变了不是,不在是直接损害国库里,税务上的钱。

    而朱慈烺则是选择增加俸禄,而不是搞什么养廉银,对比之下,直接增加俸禄更加有直面效果,两者之间的意义是不同的,养廉银是朝廷送的,求着你不要贪腐的,而增加俸禄,是朝廷对官员们的恩德,钱也是官员们自己的,那感受自然不一样。

    而且,就金额来说,也不算太多,也不算少,刚刚合适。

    朱慈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