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2节 (第9/10页)
是因为许如意想了很久,人才她是必须要的,夏国比之欧美生活待遇各方面差距颇大,要想留住人才,必须做提前准备,虽然娜塔莎和伊万他们已经很认同夏国,口碑不错,向外扩展的确有效,但路径太单一了,所以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叙旧。 当年数千名苏联专家来夏支援,和很多夏国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归国后,并没有联系的机会,彼此都失联了。 那不如现在开始,拜访一下老朋友吧。 当然,这的确有些功利,但许如意也认为,随后几年,苏联的生活条件越发艰苦,即便是有目的,燎原厂的存在也是可以真真切切让这些曾经帮助过夏国的老人们少受点苦,而且,最终是不是来夏国是以个人意志为主进行选择,也不会限制他们。 只是许如意没想到,居然这么多信,她翻了翻,足足有六七十封,许如意就问:“这都是哪里来的?” 韩小虎就说:“我找到了张厅长一提这事儿,张厅长就说,这是好事情。不过并没有扩大,先是在南河重机械厂和东阳机床厂等大厂进行了摸底了解。您知道的,这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当年的老同志很多不在了,绝大多数都退休了,最年轻的一批也有五六十岁了。张厅长找了胡厂长他们了解了一下,然后才派了任务。” “结果没想到真不少,一听说是可以问候老朋友,不少人都激动起来。这是第一批收到的,后面还有很多呢。这里面好几封信的写信人都已经七八十岁了,是连夜写出来的。因为已经交代过,所以内容都是回忆一些旧事。” “就是有一点,当时留下的地址,也不知道这么多年,有没有变化。” 许如意就说:“这个不难,这边跟咱们很像,即便有变动也都是有记录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