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第1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6/9页)

兀,他们认为即便是做出来了,后续想要发展,也需要不停补足之前的缺课。

    因此,只要将燎原厂在这个阶段捏死就行了。

    大幅度下调价格只是第一阶段,随后,他们就会寻找合适的夏国企业合资,投资兴建夏国的数控机床厂,给出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政策,手把手的教这些厂家如何组装更挣钱,当然,还会将大量的订单交给这些厂家,快速挣钱,形成产业,外加上其他一些办法,到时候,随着市场的冲击,燎原厂又有什么本事,跟数个跨国大公司进行抗衡呢。

    燎原厂唯一的结果就是倒闭。

    当然,他们肯定会买下燎原厂或者是燎原厂的技术,这时候再仔细研究研究,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8位微控制器是怎么来的?说不定会给他们不少启发,得到更好的思路?

    但这只是预想,现在他们还没开始做呢。燎原厂居然已经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数控系统,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16位是现在的主流,而且也不是所有机床厂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燎原厂追上了大家的步伐,这代表着燎原厂已经正式进入了机床国际市场,它不再是过去那个卖点零配件在桌子底下捡饭吃的小厂子,它已经有了上桌吃饭的资格。

    你现在再想捏死它已经很难了。

    毕竟,论价格,他们的成本再低,能低得过夏国的人力成本?美国年人均收入两万美元,夏国的年人均收入800块人民币。燎原厂的人力成本论起来,比零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其他,他们至今还不知道燎原厂的产业链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用他们的东西。

    夏国的物价摆在那里,你凭什么跟燎原厂比价格?甚至,当时愿意降价的时候,他们也知道,5万左右的价格,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