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539节 (第5/7页)
,也听过不少次张居正的名字,但这段时间以来才感觉到他的不凡。 几乎是随时都关注着最新的消息,又因为太子伴读的身份善缘满朝。 而他看到过的,又都能记住,还会思索其中的一些道理。 短短几个月,戚继光对他已经有些敬畏:继续这么下去,张居正将来必定是总辅。 “明兄,那新标准,总理河道衙门只怕也要遵。但如今工程繁忙,唐总河顾不过来。这处工地来往石料、木材、粮米之多,管账的大约头都已经大了。我们虽不能卖力气去做做工,在这里呆些时日,帮他们做些文书活,如何?” 朱载墌想着自己也在治理黄淮一事上出了一点力,消息传回到父皇那里,应该是很得圣心的。 因此他立刻点了点头:“正该如此。” 戚继光眨了眨眼睛:那我只能去扛包了呗? 被称作张秀才的张居正根本不急着去考什么出身,但已到二月,京城举子终于要迎来科举最后的关卡。 朱纨去做文教部尚书了,杨博又从财税部右侍郎转任御书房首席,这御书房首席的门槛越来越高,已经要先做过正三品才行。 如今,御书房首席列席国策会议,资历和品级上越来越名副其实了。 而杨博接了御书房首席之后,第一个重要的专项工作就是这次的会试。 今年的会试,自然还不会大改。科举之学的“科学”含义,科学院和新考纲的方略,领文教部事的唐顺之和朱纨还在研究,但今年的殿试将大不同。 会试考出来,就都是进士,殿试是不除名了。 但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