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3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32节 (第6/7页)

亦无良法。贡士答卷,首重在察其答策条理、解题思路、学识博寡。其次以文意及细处辨其性情,文采倒在最后。当然,若果有贡士颇具独到之见解,自是上选。”

    这是再次明确阅卷原则了。

    并没有参考答案的题,自然是看考生的思维和知识储备。

    新法全面推行的第一年,殿试排名将会是导向。

    费宏凝重地说:“此科一甲前三,策文是要刊载于《明报》的。陛下虽还会给前五十再评一道分,然我等之评分亦极为重要。”

    二十四个人给出的分数再加上一人来平均一下,那最后一人的分数虽然重要,却也不能太刻意地去调整已经出现的排名。

    说穿了,参策们评出的分数若与皇帝的分数相隔有点远,那到底是参策们眼光有问题还是没领悟好圣意?

    同时,皇帝给的分数也加入进来平均,在这件小事上,那是与参策们“平等”啊。

    公平地评出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的文章刊载出去之后如果得不到认可,那不是坏了这种考制的威信?

    阅卷工作就此开始,朱厚熜那边,也没有专门调他们答卷的原本来看。

    他也需要保证一点公平,不要因为先看到了名字、文章,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意见。

    既然赋予了国策大臣这个权力,他这个皇帝就要尊重他们的初筛权。

    倒是严嵩从浙江送来的鸟粪石,还有那份奏疏,在如今通驿局为各省重臣们专设的公文急递体系中已经送到了。

    北方比较快,三五日可达。长江以南,也缩短到了十至二十天。如果是头等紧急的大事,还能再快上一点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