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_靖明 第3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67节 (第5/7页)

通过策试的才对。

    琢磨了一下他就明白了过来,费宏、王琼、严嵩三人举荐此人,只怕是想要立标杆。

    大明的官员队伍正在快速膨胀,朝廷需要大量举人来做官,同时又需要把吏治搞好,甚至于当前就要下比较大的力气来整治那些油滑老吏。

    一个举人竟通过了制科一飞冲天,对举人不要空耗年华是激励。

    一个自己清廉正直得不像话、对贪滑胥吏丝毫不留情面的家伙升了官,这也是朝廷导向。

    而对费宏、王琼、严嵩三人来说,费宏这个文官首领在作势表态新法是给天下士绅更多的进身之阶,王琼是要更加具体地表明他作为吏部尚书推崇的吏治标准,至于严嵩嘛……想要积累更多底层官员力量的,这属于用举荐徐九思来一石数鸟。

    同乡、能臣、出身低……既向皇帝表明他举荐官员更重德才的原则,又向别人表明他对举荐人才的不拘一格——徐九思都行,还有谁不行?

    徐九思是个极端,朱厚熜确认了。

    没什么问题,至少是个正直清廉又勤勉俭朴的好官。

    哪怕是作为标杆被竖起来的,在朝廷这盘大棋里也确实有意义。

    怪不得靖国武略科只通过了两人,定国安民科却有三人。

    其实都是一正一陪在pk。

    到了中午赐宴时,徐九思就又加戏了,离席叩拜:“陛下,食可果腹足矣!陛下有令天下百姓饱食之志,臣感佩涕零。如今天下官吏剧增,边患不绝。朝廷支用艰难,连御试策题都是财计。臣以为,君臣当以己身为表率,勤俭节约。这御宴过于豪奢,臣念及百姓疾苦,难以下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