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242节 (第2/7页)
几卷书来得这么巧。 丁忧期间一心钻研学问,到了复官时拿出来,也算是回归的一个宣言吧。 王守仁虽然是回乡丁忧之后才知道朱厚熜提出来的这些新思考,但他没有公务在身,时间精力都是最充足的。 宅在老家,除了朋友偶尔去拜访时要接待一二,其余时间他都能专心研究思考这些新东西。 朱厚熜听张孚敬这么说,拿起下面几册就对黄锦说道:“先安排下去,把后面四卷誊出来吧,朕读完第一卷 再换着誊抄。茂恭,那你就先在京城暂留五日,届时应该可以带着书卷启程了。” “臣谢陛下!” 张孚敬也并不想就这么快离开京城,王守仁的书给他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在京,首先自然有更多时间去拜访一下其余朝臣和朋友。他的短板就在于资历,官场的积累是很薄的,如今全靠皇帝给的机会。 许多人对他必然是羡慕嫉妒恨的,搁在正德朝,自然就是幸进之臣。 为此,张孚敬其实要会做人。 其次,这些拜访,包括在影响力最大的朝堂中枢参与辩论,都是展示张孚敬学问、口才的机会。 广东新法的推行细节,也是许多人愿意请教的——将来推行至全国,功劳都在这些经验里。 张孚敬没在宫里多跟皇帝套近乎,虽然这其实很重要。 但他知道,皇帝是信重欣赏他的,而欣赏他的点自然不是他会拍龙屁,而是他会办事、能办事。 现在皇帝可能比他还更加关心王守仁写了些什么,不要耽搁陛下读书。 这实践学可是陛下提出来的! 果然,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