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335节 (第1/6页)
“此言差矣!兄台当真以为这状元郎写不出花团锦簇的文章?” “唐顺之,唐枢,一甲前三里倒有两个姓唐的!我唐氏当兴!” “……一个常州府人,一个淮安府人,都是南直隶的,与你南仇唐氏有何渊源?” “祖上自然同宗!我南仇唐氏也是青州唐氏迁到临淄的,山东唐氏昔年南迁者不知凡几!” 而官场之中,则都口干舌燥地看着那制科的消息。 正六品及以下,都有资格参与。 这正六品,很微妙。大明知县,都是正六品。新科进士当中,哪怕状元,一开始的授官也不会超过正六品。 现在有些人自知其实没什么机会,但毕竟是一个自己的策文能直达中枢的机会,将被朝堂重臣看到。有抱负的,想进步的,都在跃跃欲试。 还有些知县和更低品的官则根本不指望这些,他们却也不缺乏政治智慧。 看到这消息之后,只是连连唉声叹气:“苦也!” 上官手里又多了一条鞭子。 不好好干?敷衍? 可以。 但是考绩之时,一句进取之心不足的话是会给的。 没想一飞冲天,不代表一辈子就满足于只爬到正六品。 如今乡试恩科年年开,副榜举子和副榜同进士必定越来越多。 万一正六品的好官位也保不住,被挪到其他清苦衙门呢? 消息继续往南传,到了淮安,刘天和自然开心得不行,同时又有点忧愁:突然高中榜眼,那还能很容易地把唐枢请到河道衙门吗? 消息再传到南京,南直隶勇夺前二,一甲之中独占十席,文教以南直隶为最的局面仍旧没改。但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