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418节 (第2/8页)
柩如此之重,他们却更不易。” “殿下仁善。” 杨博赞了一声,也看着前面抬着灵柩的军汉,点了点头。 从湖广的辰州开始,路就不再算好走了。若遇上山下坡,别无他法,只能人来抬。 好在这也算皇子扶灵,杨一清以入庙的规格还乡安葬,沿途当真是出人出力。 “平夷卫……这名字是有来历的吧?”恰好朱载垺问了这个问题。 杨博何等人物?此行任重,功课早就做好了。 “回殿下,自是有来历。自古入滇两条路好走些,一条是由蜀入滇,北起宜宾,那还是秦时五尺道的底子,称作乌撒道。另一条就是现在这一条,自湖广经贵州入滇,称作普安道。两条路到了平夷前面的沾益,就汇为一路了。” “至于平夷此名,则要从唐时说起了。最早啊,是唐太宗改西平州为盘州,领了附唐、盘水、平夷三县。我大明太祖年间平了云南,一开始是设了平夷千户所,后来才设卫。平夷平夷,自是因为此地乃南北要冲,四面皆蛮夷部落。自唐时南诏、宋时大理,这滇地可一直不算久沐王化之地……” 行路难且远,途中有了一个博学的杨博,朱载垺是在长着见识的。 譬如如今这条路之所以一路都有军汉帮着抬灵柩,就是因为贵州的相当多卫所都沿着这条普安道设立。这条普安道以官、军、商旅为主,那条乌撒道却是四川供给云南军需物资的重要通道,都堪称大明控制西南的生命线。 “……如此说来,还有四处驿站,便到云南府了?” “殿下,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